时间: 2025-03-21 04:31:04 | 作者: 各种类桶系列
那天,我和一位老友在咖啡馆闲聊。他是个资深车迷,最近刚入手了一辆新车。聊起他的新座驾,他眉头微皱,一脸无奈地说:“你说现在这汽车啊,越来越追求科技感,什么大屏幕操作、语音控制,五花八门的。可有时候啊,真不如传统的实体按键方便。我开车的时候,想调个空调温度,还得在那屏幕上点来点去,眼睛都看花了,而且有时候点错了还不好调整,太折腾了。”他的这番抱怨,让我也不禁想起了自己在驾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类似困扰。
在这个科技快速的提升的时代,慢慢的变多的汽车开始摒弃实体按键,转而采用全触摸式中控屏。这乍一看确实很炫酷,仿佛汽车一下子跨进了未来的智能时代。像小鹏 G3,那块大尺寸的中控屏几乎集成了车辆的所有功能控制。还有海豚,主打简洁科技的内饰风格,一块大屏贯穿中控台,各种功能都在屏幕里体现。甚至连一些冷门车型如思皓 X8 PLUS,也在努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用上了不少触摸式操作。
而我身边一位开丰田卡罗拉的朋友却另有看法,他觉得卡罗拉上那些实体按键用起来特别顺手。开车的时候,想按哪个按钮直接伸手就去操作,根本不用在屏幕上找来找去。就拿调节音量来说,在驾驶途中只要手指轻轻一按音量按键就能调整,反应很快。这和那些只靠屏幕操作的车比起来,真的方便太多了。
我就想到之前网上看到有车主分享的故事。那车主开着一辆满是触摸操作的车,在高速上行驶时,想调整空调风向。他低头在屏幕上点了半天,结果错过了一个高速出口,别提多懊恼了。如果是实体按键,一眼就能看到,手指轻轻一按就解决了,哪会出现这种失误呢?就拿日产轩逸来说,它的空调面板上有实体按键,通过旋钮加按键的组合,能轻松调节温度、风向等。而且键位的布局很合理,开车的时候操作起来特别自然。
再看长安逸动,虽然它也在一些功能上采用了触摸操作,但在一些常常使用的功能上还是保留了实体按键。比如车窗升降按钮,就在驾驶座车门上很显眼的位置,按起来很方便。这也是很多老司机喜欢长安逸动的一个原因。与之相比,那些把几乎所有功能都集成在屏幕上的车,操作就显得繁琐多了。有时候想做个简单的动作,得层层点击菜单,还担心会不会误触其他功能。
再聊聊刹车和油门踏板的设计。在很多车型上,刹车和油门踏板的高度和间距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比如说丰田凯美瑞,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的高度差较为贴切,间距也恰到好处。当你把脚从油门放到刹车的时候,能很自然地过渡,不会出现因为间距大而踩空或者因为高度差大而不舒服的情况。
但是有些车在这方面设计得不好。我有个朋友开了辆国产某车型,他就总是吐槽。有时候在堵车的时候,频繁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切换,那踏板的设计让他感觉特别累脚,感觉就像是在跳一种奇怪的舞蹈,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就可能出错。而且在紧急状况下,比如突然前方出现个行人或者车辆,那如果踏板的操作不顺畅,很可能就会引发危险。
还有车辆的储物空间设计。像本田思域,前排的储物格特别实用。中控台下面有个很大的储物盒,可以轻松放下手机、钱包、钥匙等物品。车门上的储物格也很宽敞,能放得下一瓶 500 毫升的矿泉水还有很多杂物。还有杯架,大小合适,放着矿泉水瓶稳稳当当的。
对比起大众的某些车型。我曾经试驾过大众捷达,那储物空间设计得很巧妙。中央扶手箱虽然不算特别大,但是深度够,能放下不少常用小物品。车门上的储物格还做了分层设计,上层可以放一些小杂物,下层能放得下折叠后的雨伞等物品。还有驾驶座旁边的小储物格,刚好能放下手机充电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计,却在日常驾驶中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且像一些豪华品牌的车型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拿宝马 3 系来说,作为一款经典的豪华运动轿车,在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优秀设计元素的同时,也在一直在优化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它的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布局合理,触手可及。还有中控台附近的一些常用的控制按钮,如音量调节、蓝牙电话接听等,都是以实体按键的形式呈现。这能让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不需要过多地转移视线就能操作这些功能。
再看一些新能源纯电动的车。比如蔚来 ES6,尽管它是新能源车,但也重视实体按键的设计。毕竟对于用户来说,实体按键能带来更加直观和便捷的操作感受。在一些功能操作上,不需要在屏幕上寻找对应的图标再点击操作,直接按下实体按键就可以瞬间实现。像调整后视镜加热功能,只需要轻轻按下一个专门的按键就行。
但是有些所谓的高科技汽车啊,就像是一个傲娇的小公主,看似什么都会,但是真到实际使用的时候却到处出岔子。我有个朋友买了辆哪吒 U,他跟我吐槽说那触摸式的智能车窗控制。有一次他停在路边等人,想通过触摸中控屏来升起车窗,防止灰尘进去。结果呢,系统就像卡壳了一样,反应特别迟钝,比女朋友还难伺候的自动泊车有时候还发生故障,车窗动都不带动的。
我采访过一位大众捷达的车主,他开了那辆车很久了。他说他很喜欢捷达的方向盘,手感特别好,转向的时候力度适中。而且在驾驶途中,各种操作按键用起来得心应手。像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切换按钮,就在方向盘附近,一伸手就能够到。而且按钮的触感很清晰,按下去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回馈。
这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汽车到底是该追求极致的科技感,把一切都智能化,还是要在科技感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呢?是继续沿着全触摸操作的路线一路走到底,还是像大众这样回归实体按键的设计,更看重用户的实际操作体验呢?
现在很多汽车厂商都在追求所谓的创新,在汽车内饰上堆砌各种高科技配置。比如说一些概念车,车内几乎看不到几个实体按键,整个内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未来世界的飞船驾驶舱。但是这种设计在实际的批量生产和用户使用中是不是真的可行呢?
大众的这种回归实体按键的举措,就像是在一片繁华却又有些迷失的科技森林里点亮了一盏明灯。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汽车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需求。在汽车的百年发展历史中,实体按键一直是驾驶者与车辆互动的重要方式。
比如说大众的宝来,它的车内各种实体按键都有各自的合理位置。像车窗升降按键就在车门上方便操作的位置,还有后视镜调节按钮也是触手可及。而那些只注重屏幕操作的车,在调节后视镜的时候,可能要在屏幕里找半天,然后还得精准地点击调节方向的图标。这对于正在开车的司机来说,分散注意力不说,操作的便捷性也大打折扣。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网友的分享,他说他开着一辆全是触摸操作的车,想要倒车入库。他本来想着依靠那先进的倒车影像系统,轻松地把车倒进去。可是当他开始倒车的时候,发现倒车影像的显示有些延迟,而且在操作倒车轨迹线调整的时候,因为在屏幕上操作不那么直观,手忙脚乱的差点就撞到后面的柱子了。
再看看大众的途观 L,它在很多细节之处体现了实体按键的优势。车内的一些功能按键,比如空调的风速调节、座椅加热功能的开关等,都是以实体按键的形式存在。当你坐在驾驶座上,不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去适应新的操作方式,就能很自然地操作这些功能。这种基于实体按键的设计,让车内的操作变得更人性化。
而且,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实体按键的触感反馈也是触摸屏幕所不具备的优势。当你按下实体按键的时候,会有一个明确的触感,让你清楚自己的操作已经被执行了。就像大众速腾的方向盘多功能按键,你在按下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那种明确的段落感,这会让你在驾驶途中更加自信地去操作。
现在很多汽车都宣称自己是智能化汽车,智能化的概念也被大众所追捧。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是否也在渐渐失去一些汽车原本就很美好的东西呢?比如那种直接、简单、便捷的操作体验。大众重新拥抱实体按键的设计,是否也在给汽车行业敲响一个警钟,在追求高科技和智能化的同时,可别忘记汽车的初心是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最舒适、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呢?
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究竟会怎样,是继续朝着全触摸式的智能化方向一路狂奔,还是会有更多的汽车厂商像大众这样回归实体按键这种传统的操作方式,找到科技感与实用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呢?这真的是个可以让我们深思的问题,也希望我们大家能在评论里说说自己的看法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