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试模

请选择产品类别

重庆快速推进垃圾分类全链条探索

时间: 2025-01-12 16:14:17 |   作者: 加工试模

  原标题:前端智能投放 中端AI辅助 末端两网融合 重庆快速推进垃圾分类全链条探索

  1月7日,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协信公馆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垃圾分类小课堂”和小朋友互动。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在生活垃圾智能投放点,每当有人走进投放区域,垃圾投放口的盖子会自动开启,投放完成后还会自动闭合;在垃圾转运站,所有前来倾倒垃圾的清运车辆,都要先做一个“全身扫描”,不干净的不准进……从前端到中端再到末端,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正展开全链条探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在生活垃圾分类前端投放环节,有智能垃圾桶;在中端收运环节,有智能称重清运车……在渝中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科技感如今已是“直接拉满”。

  1月7日,记者在渝中区协信公馆小区智能投放点看到,从左向右依次分布着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以及有害垃圾投放口。

  “以前扔垃圾要么脚踩踏板,要么用手打开盖子,既不方便也不卫生。现在只要站在感应区,投放口就会自动打开,并且有语音提醒你如何正确分类,非常贴心。”小区居民王欣怡介绍。

  垃圾桶装满后,投放口的红灯就会亮起,物业保洁人员便会及时换上空桶,并将满载的垃圾桶运往收集点暂存。

  而在收运厨余垃圾时,只要将垃圾桶放到清运车传送带上,不一会驾驶室的显示屏就会收到信息:“这桶厨余垃圾一共29千克。”

  “这得益于厨余垃圾桶上加装的‘身份证’——RFID芯片,以及厨余垃圾收运车辆上加装的动态称重系统。该系统带有称重感应传感器,会自动识别重量,并将称重有关数据通过车载信息控制终端上传至指定平台。”渝中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该系统的安装对原车改动小,便于操作。”清运车驾驶员吴良昌介绍,车辆作业时,厨余垃圾收运接驳点管理员可通过相关平台,查看车辆收运轨迹,了解车辆实时信息以及清运情况。

  该转运站的进出口、倾倒工位等重点区域都装上了摄像头,密切监控各重要环节。所有清运车辆首先要通过车身脏污检测系统的“全身扫描”,确保没有“抛、冒、滴、漏”等问题才能进入卸料大厅。

  “系统会通过对车身图像做多元化的分析,自动识别出车身的脏污程度和位置,并实时发出提醒。”陈庹路垃圾转运站计量工作人员伍冠州和记者说,为防止系统误判,他们还会进行人工审核。

  “确认有脏污后,我们会告知违规车辆的所属单位,运输单位将对司机进行教育整顿。”伍冠州介绍,在AI辅助下,转运站能做到“勿枉勿纵”。

  在卸料大厅的垃圾倾倒口,大件垃圾识别算法会对清运车辆进行新一轮的检查。记者看到,每一个工位前后都有2台摄像机记录车辆倾倒的全过程。

  “算法能快速准确识别出家具、电器、床垫等大件垃圾物品,对垃圾倾倒过程中的‘混装’‘混运’情况做及时抓拍,并推送给后方管理人员进行核查。”伍冠州表示,大件垃圾识别算法的引入,降低了人工监督的工作量和错误率,优化了垃圾转运监督与管理工作。

  “你看,这些塑料瓶是可回收物,剩饭剩菜是厨余垃圾,要分开来放,可回收物还可以卖钱……”近日,在南川区西城街道龙济小区垃圾分类桶旁,值守员王琼耐心地指导上了年纪的居民区分厨余垃圾与可回收物。

  在小区旁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安水全正在对回收来的废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打包。

  “我们桶边值守员既要督导垃圾分类,也要帮助居民建立资源可回收的意识。”王琼和记者说,桶边值守员会提醒居民带着可回收物到小区内指定的集中点,然后称重、结算,避免可回收物混装在其他生活垃圾里。

  安水全要做的,就是从每天上午七点半开始,骑着三轮车去各个小区称重、结算可回收物。“像大家平常拆快递的纸箱,回收价为1公斤8角钱,1公斤易拉罐则有八九元。”安水全称。

  “‘两网融合’是人员与场地的融合。”南川区城市管理局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陈虹颖介绍说,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和再生资源回收人员进行整合,协同作业;另一方面,在居住区、公共场所或商业广场等区域设立“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在街道(乡镇)区域范围设置“两网融合中转站”,既可以收运生活垃圾也能从中分拣、回收再生资源。(记者 崔曜)

  1月7日,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协信公馆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垃圾分类小课堂”和小朋友互动。

吹塑中空模具

首页
电话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