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6-14 03:07:45 | 作者: 双色系列
本是周末,却被一场《孩子的未来发展与学校培养模式的改革》讲座吸引,因为作主题演讲的人,是一位正在办世界一流中学,且鼎鼎有名的教育专家杨斌。
杨斌是谁?了解成都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不少家长都知道,就是那位先后担任成都七中副校长、七中实验副校长、成都七中初中校长、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执行校长,现任金苹果锦城一中校长的教育大咖。
在此之前,众多家长都只是听说锦城一中很牛,要办成世界一流,却不知道到底牛在哪里,与成都现有的顶级名校有什么不同。
到底牛在哪儿?差异在何处?借用杨斌校长在现场演讲的话说, “我们是站在成都七中这个巨人的肩上在办学”。系出名门,更有多年实战经验,杨斌校长的演讲无疑充满说服力。
“没有精神就没有发展的脊梁,只有卓越的精神才能造就卓越的学生。”谈高考改革、话当代教育、探讨中国孩子的求学之路,例举自己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在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两个多小时时间,在金苹果公学博雅厅,杨斌校长仅演讲的步伐就走了近万步。
“水桶能够装多少水?并不是由短板决定的,而是由最长的板子决定的。”杨斌校长提出的概念,颠覆了众人心目中传统的观点。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学生不是看你能够考多少分数,而是看他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优势潜能。他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以及女士学舞蹈的故事对大家说,应学会扬长,要让每位孩子在优势领域中走好自己的路!
“初中是管理中的教育,高中是教育中的管理。”七中老校长戴高龄的话语,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初高中教育的不同。杨斌校长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管制,而高中则更是在教育中去管理。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是你去寻找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在培养这样的人,而不是你考进什么大学就去学什么专业。”显而易见,在杨斌校长的思想里,学生的综合素养无疑排在首位,而在锦城一中,兴趣就是分类学习。
“没有哪个孩子是在冷落中进步的。”谈及一些家长觉得自身孩子怎么怎么样,杨斌校长认为,“每个孩子一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首先要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
“办世界一流的中学,做受益终生的教育。”杨斌校长告诉家长们,虽然锦城一中培养卓越的孩子,但并不是说他首先要卓越,而是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有很好的精神支撑着他去走向卓越。
“除了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外,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子们多方面的个性和才能。”杨斌校长表示,在锦城一中,学生们每天上午上五节课,下午只上两节课。
“那剩下的时间都干嘛呢?”你能学习音乐、也能学习美术,还能学习其他内容。比如说,今天下午,你可能在校园咖啡馆里读书;明天下午,你也可以在校园里的木工房,给爷爷做了一个漂亮的小板凳,或者是给妈妈作一个精美的首饰盒等。
杨斌校长介绍,学校会在每个班级组建篮球队、足球队、羽毛球队等一系列团队。这些团队既有比赛,也有联赛,为的是培养学子们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竞争精神等。“如果这些项目你都不喜欢,你甚至还可以拿个相机去拍照啊!”
此外,初一、初二的学生每周要坚持练习一个半小时的毛笔字。而晚上19点至21点,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做作业,然后看半个小时的电视。“我们绝不会让学生深更半夜都在做题,但是我们会精挑细选好的题,足够让学生应对升学上的难题。”
三年以后,如果你确实想出国留学,我们会为你增加国际课程;如果你想升本校高中,我们开设有衔接课程;如果你想升四七九等名校高中,我们还有众多优秀的老师“捧着你教”,升学绝对没问题。
“锦城一中实践办世界一流中学的路径,如何平衡精英与平凡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一位来自上海的家长的提问,杨斌表示,再高远的追求最终都要回归平常心,我们的孩子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保持这样的平常心。因为,我们要“办一所温暖的学校”。